注:本文根据2024年1月16日杨不坏、庄明浩、李晓以及曾航在星海商业评论频道的直播整理而来,部分内容有改动。
B站刚刚召开的ADTALK大会落幕,在这次会议上,关于B站商业化的话题再次引起业界热议,对于一个拥有1亿日活用户的平台来说,B站的用户基数和用户粘性都非常惊人,然而关于B站是否能有效商业化的话题,则始终充满争议。
过去人们对B站的认知是“年轻人聚集的社区”,许多人认为“投资B站就是投资未来”,各大品牌几乎是抢跑进入B站,想跟年轻人搞好关系,让自己的品牌年轻化。
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品牌从B站杀出,例如徕芬吹风机,追觅扫地机器人等。而东阿阿胶、今麦郎等老牌的消费品牌,也通过在B站讨好年轻人的营销事件,实现了品牌的年轻化。
作为一个从二次元起家的垂直社区,如今通过跨年晚会和“后浪”等事件,B站已经成功完成出圈,用户覆盖到日益主流的人群。此时B站开始面临大部分平台和媒体在做大之后所共同面临的挑战:从新锐到主流。
近期我们请来了文娱行业的资深投资人庄明浩、B站上最大的MCN机构之一的青藤文化的李晓还有知名的营销专家杨不坏,和军武科技CEO、财经作家曾航一起讨论关于B站商业化的线个小时的直播信息量极大,相信对于所有想在B站做营销和赚钱的从业者来说,都是一次需要我们来关注的讨论。
1、B站是少数几个形成社区的平台,用户都能够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具有极强的粉丝黏性和活跃度,更准确地说是具有人味。
2、B站是唯一可以将好奇心可视化的平台,即针对人们对某个事物的好奇心,B站能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也是唯一平等看待用户而不是把用户看作数据的平台。
3、年轻是B站的底色,作为中国年轻人最多的社区,想要东西未来的消费潮流,了解年轻人的喜好,除了B站没有第二个选择,投资B站就是投资未来,是存量市场中的唯一增量。
4、B站和微信公众号是仅存的两个深度内容平台,B站需要发挥深度内容优势。
5、深度内容有以下三个标准:真知灼见、完整逻辑论证、新的视角和增量信息,短视频的计价标准是流量和传播度,深度内容的计价标准是稀缺性。
6、深度内容用于建立品牌,碎片内容用于消耗品牌,深度内容稀缺更具价值性,流量能够最终靠购买获得。
7、短视频无法传递信息,就像火车站买东西,只适用于决策门槛低的产品;长视频有完整逻辑,就像小区便利店购物,适用于汽车等客单价高的商品。
8、B站直播带货的逻辑不同于其它平台,B站直播带货的基础是基于社区粉丝和UP主信任感的变现。
9、B站用户消费习惯理性,不会被轻易说服,一旦认可就会有极高的品牌忠诚度,靠价格战吸引的用户极容易流失。
10、大家普遍渴望获取UGC内容,因为UGC内容更具自然真实性,“不要自己说自己好,而是在网上找到说你好的用户,并将他们的声音放大百倍,B站的UGC内容最为专业,将会是B站的核心优势之一。
11、从优秀案例到方法论,再到更多案例的产生,最后形成一套商业模式,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在其他平台都有先例,都能够找到执行方法和逻辑,重点是B站需要投身于实践,探索并总结出一套对自己最合适的商业模式。
12、UP主们积极为品牌方服务,B站完善商业设施,双方同时努力才能推动商业化。
直播开始前先请几位嘉宾讲一下自己最早上B站是什么机缘,还有现在日常看B站的习惯。
先说下我自己,十几年前首次了解B站,当时我到日本的Nico Nico出差,同行的朋友告诉我,中国有个叫做B站的公司,和NicoNico很像,回国后深入研究并喜欢上了B站,因为我感受到了B站独有的社区文化,观看某个视频时,会因为遇到很多有同样爱好的人而产生共鸣。
当遇到自己能听懂的梗,会有回家的感觉,下班后无论多晚,我都会浏览B站,个人喜欢在B站看游戏直播,因为会感到轻松,同时也会关注知识内容,在购物时也会在B站寻找相关信息,比如汽车测评,我是球鞋爱好者,年年都会购买许多球鞋,不仅关注B站的球鞋测评,还会关注评论区的分享。
我和B站的故事有两个角度,一是用户角度,最早我主要在B站观看番剧以及二创内容,二是投资人角度,2014年正是中国创投圈热议90后创业者的时期,B站当时的负责人是徐逸,他是90后创业者的代表之一,我们聊到了投资B站的可能性。
因为我们与睿总以及猎豹管理层关系紧密,于是展开投资讨论,但是阴差阳错下未能达成投资,2014年中国文娱行业开始发展,动漫、电竞、二次元等标签应运而生,B站是乘着这波浪潮崛起的代表性公司。
在此期间,B站涌现出诸多优质项目,无论投资者是否入局,这些项目均基于B站展开,值得一提的是B站是游戏的主要宣传阵地,直至今天这一地位依然稳固。
对于键盘爱好者群体,视频已成为主流表达方式, 以视频为主要 载体的 B 站 得到了众多键盘定制厂商的青睐,尤其是小型独立厂商,因为批次 生产规模较小,他们将 B 站视为主要宣 发渠道,同时 B 站上 也有机械键盘圈的核心 大 V ,他们以视频和图文形式进行表达,发布的信息在 B 站专栏中得以广泛传播,在机械键盘与 B 站的 内容模式相当匹配。
尽管微博、贴吧以及知乎上也存在这些作者,总体而言,我更信赖 B 站 提供的相关信息, 这中间还包括专业性较强的中长视频,这与我之前的工作经历及对专业性内容的喜爱不无关系,尽管 B 站最初被视为二次元平台,如今已发展成为涵盖多样化内容的平台。
可惜的是当时专业性较强的中长视频尚未被大众认知,关注点大多分布在在爱优腾平台上的PGC节目发行,幸运的是我们在B站籍籍无名的时候就认识并逐渐融入其中,从2019年开始,公司(青藤文化)全面投入B站,深度探索其内容价值、商业经济价值以及商业化进程。
我不是典型的B站用户,但我见证了B站从尝试商业化到如今商业生态相对完善的过程。我很关注B站的商业化,比如该平台的广告投放以及UP主如何盈利。
最初了解B站在2013年,当时B站还是小众的二次元网站,被视为价值洼地,好处是广告投放成本低,可以与UP主合作鬼畜内容,所以开始接触并投入B站,当时只要品牌与B站联名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年轻化,老品牌瞬间焕发青春,现在B站已成为大型平台,依旧是最年轻的平台。
大家一致认为B站是以年轻人为主的社区,大约七年前,我们邀请了局座张召忠出席活动,因为局座年龄偏大,我们特意从B站选取只有年轻人才明白的梗,现场考验认知,局座居然认出了大部分的梗,这说明局座虽然年长,但是心态非常年轻,能与年轻人打成一片,这也是局座在B站非常受欢迎的原因。
近两年有种看法认为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会降低,开始追求消费降级,甚至喜欢去寺庙等地游玩,年轻人的商业经济价值仍需挖掘,明浩作为投资人对此有何看法?
在销售或者内容板块,年轻人始终是具有潜力的市场,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但始终有年轻人存在,回顾过去三十年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任何APP从社区到社交再到内容平台的演变,最初的起点都是年轻人,如今所有的内容平台已经大到不得不去接触真实世界的商业模式,所以这一演变路径仍然存在。
我们是最早的一批B站用户,那时我们都是年轻人,今天我们不再年轻,但依然在使用B站,B站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最初注册的用户中至今活跃用户仍有相当高比例,这表明用户留存和活跃度良好,随着年纪增长,这些人依然留在B站,消费能力和变现能力也依然存在,也是B站的底层优势。
B站日活跃用户已经破亿,而且年龄分层与我国整体年龄分层类似,虽然B站覆盖了各年龄层,但年轻人仍是最重要的标签,对于品牌方和商业用户而言,若想了解年轻人的兴趣爱好,把握未来的消费趋势,B站是最佳选择。
内容平台用户留存率天生优于社交平台,因为随着内容的不间断地积累和平台对核心用户喜好的把握,以及平台上的创作者也深知用户的喜好,形成了持续的正反馈过程。
用户在B站会找到共同兴趣的爱好者,比如球鞋、机械键盘、汽车等,能找到共同语言,除了百大UP主外,B站还会发布年度梗盘点,这些梗代表着社区文化,是历代用户沉淀、内容创作沿袭下来的财富,这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B站通过吸引客户、增强用户粘性,使得活跃度逐渐提升,最终形成社区文化。
只有B站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每年会诞生许多亚文化,如流行梗、圈子黑话等,所以当用户在评论区看到有人推荐某款球鞋,天然会认为让人信服,由此产生购买欲望,这种人味是B站独特的商业价值。
尽管有的平台流量庞大,但作为用户去参加了,难以感受到对面是真实的人,我们在B站上有众多用户,有一年我们出售的航母飞机主题T恤广受欢迎,一位来自江苏的新东方学校校长,特意从江苏赶来与我们见面,这是我第一次对真实的用户有这么深刻的印象。
用户线下沟通与流量统计截然不同,我们每天关注后台的播放量、流量和转化率等指标,这一些数据背后是真实的人,他们有各自的身份,不单单是一串数字, 我深刻认同陈睿总说过的一句话:“在中国,只有少数网络站点平台将用户视为平等的人,”
早年有对B站用户“穷酸且事多”的刻板印象,广告一经投放,弹幕以及评论区便会充斥着各种反驳意见,请杨老师分享,你怎么样看待这种现象。
从B站的运营角度,打造优秀品质的内容社区,广告是商业的一部分,挣钱理所当然,好的内容社区应该让创作者赚钱,如果创作者无法盈利,内容社区将难以维持,UP主能否赚到钱,是衡量平台商业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从创作者的角度,UP主可能是优秀创作者,但不能够确保同时是优秀的广告人,UP主积极服务品牌和仅仅是为了恰饭而接广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只要认同所服务的品牌和产品,就应当全力以赴,解决了这两个问题,B站的商业化潜力依然巨大。
许多UP主要提升自身的商业化水平,增强“恰饭”的能力,B站已经开展大型营销活动,推动品牌年轻化,以及新品首发等重要的营销场景,既然平台方已经展现出了真诚的营销态度,UP主们也应积极努力配合,一同推动B站的商业化进程,只有双方一同努力,B站才能成为优秀的商业化平台。
B站本身是优秀的创作者平台,但不仅应当只保持这一个地位,更应积极拓展商业化领域,当前的竞争环境十分激烈,包括抖音、快手、微信、微博和视频网站等众多平台,在这种背景下,B站在商业上的价值何在?
每个平台都需要寻找自我的内容角色,从而确立商业化角色,以小红书为例,核心在于种草;微博则以热搜和大V为主,各平台均有各自的特色标签,B站的营销价值体现在三个层面。
内容方面,B站已逐渐形成中长视频的观看习惯,三十分钟的视频在B站可能获得200万至500万的播放量,而同样的内容在其他平台难以火爆,所以许多在B站大火的创作者在其他平台并未取得相同成绩。
放眼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深度内容领域只剩下两颗独苗,一是微信公众号,以图文形式呈现;二是B站,以视频形式展示。B站应当抓住深度内容优势,形成独特的商业角色,并从中挖掘商业价值。
深度内容建立品牌,碎片内容消耗品牌,即用于销售商品,深度内容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品牌认知,尽管流量传播在前,深度内容在后,共同构建了完整的品牌认知,深度内容的稀缺性使其更具价值,而流量则能够最终靠购买获得。
深度内容的重要案例是徕芬吹风机,据说几年前这个公司面临倒闭,创始人花了最后一笔钱在B站开发布会,粗糙到舞台上都贴胶,但是内容很扎实,讲了为什么只有徕芬可以做高速吹风机,和戴森相比优势劣势分别是什么,这一个视频在B站做了1000万投流,ROI高达10, 最终徕芬取得了超过一亿的销售业绩, B 站 1 条视频带货 1 个亿, 这无疑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
用户方面,B站用户具有消费能力,社区首先要以人为基本单位,关注人与人、人与兴趣圈层之间的连接,只有融入特定圈子,用户才能真正投入其中,如果想要成为其中一员,必须深度使用,观看大量视频,进而融入这个圈层。
与此不同的是短视频,用户无需进一步探索,浏览内容即可满足需求,长视频以内容为基本单位,考虑到社区的商业经济价值,重点是助力品牌实现年轻化,抓住年轻人的兴趣圈层。
日活1亿的平台可以帮助品牌精准定位目标受众,B站用户年龄分布相对均衡,并且掌握了年轻群体的舆论话语权,能够创造和引领年轻人的话题,诸如“最美的夜”等大型活动,都能有效推动品牌年轻化。
商业化社区方面,例如直播带货,B站沙发、冰箱、洗衣机等高客单价产品,双十一期间销售额达到了近17亿元,打破了B站用户经济实力不足的刻板印象,B站的直播带货模式与抖音、快手、淘宝直播等平台截然不同,B站直播带货是基于UP主多年积累的专业内容和粉丝信任,进而实现商业经济价值的释放。这种商业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和发展,鼓励更多UP主参与直播带货,实现商业经济价值的创造。
深度内容的优势、持续年轻化以及社区商业,这三点能获得充分的发挥,B站的商业化进程将更加明朗,同时释放更大的潜力,将优秀品质的内容平台升华至商业平台。
短视频平台犹如火车站的场景:购买商品时觉得满意,然而一旦登上火车,悔意油然而生,下次再遇见店主,或许已是物是人非;相较之下,B站更像小区购物场景,在小区楼下的便利店购物,已经与店主建立熟络关系,当你忘了带钱,店主会宽容地说没关系,明天再来,店主还会热情推荐新品,这种信任感截然不同。
火车站商业模式的特点是客单价不高,信任感低,适合决策门槛较低的商品,如几十元的物品,即使后悔也无妨,对于决策成本比较高的商品,比如汽车,社区商业模式更具优势,在社区中,消费者能够正常的看到更多人的建议,花费时间精力去阅读数十甚至数百条评论,以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关于品牌营销如何在短期销量目标和长期心值占比之间取得平衡,我们请李晓分享她的见解。
许多客户追求短期目标,B站也提供了相应手段,如视频挂车、直播等,至少可满足短期需求,今年B站与淘宝打通,想象空间得以拓展,过去在B站上可购买的商品寥寥无几,如今则大有改观,观看精彩长视频时,UP主言之有物,说动我心,便可立即点击跳转至淘宝下单,体验极佳。
B站推行星火计划,成效显著,从B站带来的数据反哺及复购情况均显示,B站用户价值高于其他平台,客户反馈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从B站引流而来的用户复购率最高。
在此过程中,需要挑选适合的客户,并非全部客户都适合,以今年青藤 业务为例,家居和 3C 类产品销量增长显著,而美妆类产品整体销量下滑,原因主要在于美 妆产品决策成本低,单价也较低,用户对品牌的依赖度不高,例如 购买粉底、彩妆、眼影等产品,用户可能会在拼多多等平台尝试,即使购买错误,损失也不大。
在B站做推广的重点是如何创作有质感的内容,匹配有质感的品牌和客户,这是我们从始至终在努力寻找的关键。
长期观察下来,有些广告客户在B站表现优异,而有些则不然,那么哪些品牌适合B站哪些不适合?
适合B站的广告客户应具备转化潜力,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从B站引流至淘宝的客户,在淘宝店铺中的首次购物行为占比高达70%,说明B站用户为淘宝带来了增量。
近期直播里,中小型时尚赛道上的服装品牌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这一些品牌迎合了年轻人的兴趣和爱好,并且产品消耗频率较高,仅依靠新奇的创意是不够,还要关注产品本身的质感,B站用户在消费方面较为挑剔,一旦认可某款产品,其消费能力则不受贫富限制,重点是能否能满足喜好,而非低价。
B站用户性别虽然早期以男性用户为主,但母婴、美妆等领域的兴起表明,女性用户在B站同样广泛存在,垂直领域中拥有众多高知用户的主播,2021年B站用户性别基本达到五五开。
中长视频成本高,广告价格相比来说较高,客户企业内部,决策门槛也高,需要高层领导批准,如果预算获批,公关市场部门要紧盯广告效果,因需要对高额的预算负责,修改脚本的过程颇为痛苦,有时客户甚至没办法提供有效素材,难以制作视频,优质创意难以重复使用,往往很难接到同一客户的后续广告,你们怎么看深度内容在接广告时的这些痛点?
现在的营销效率已经大幅度的提高,我更将B站视为充满内容和创造力的平台,早期的中长视频,广告植入方式相对简单,通常是切片或小剧场的形式,仍然偏向于电视剧或综艺娱乐节目的赞助方式。
B站上众多优质创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购买好的创意本质上非常划算,而且还能带来传播效果,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重点是如何说服客户,在于如何向客户解释传播效率和内容销售,当你拥有好的内容时,同时也解决了传播问题。
近两年来,我们与客户的沟通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为客户提供好的创意,拍摄一段视频,客户投入资金进行传播,这样的形式很有效,之前最困扰我们的问题就在于B站上投放广告却无法监测其转化效果,这样的一个问题在2023年已得到了部分解决,现在的整一个流程相对顺畅。
长视频广告的执行价值核心在于内容本身,而非单纯地追求流量,深度内容应是一种以内容逻辑为定价依据的类型;短视频则以流量作为定价准则,购买短视频或碎片化内容,应关注转化效果,包括带来的传播量和转化量,这才是评价其优劣的关键。
深度内容应以内容质量为评价标准,需要审视该内容是否清晰诠释品牌理念?是不是真的存在完整的逻辑论证?是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增量信息?是不是具备独特的核心观点。
深度内容有以下三个标准:真知灼见、完整逻辑论证、新的视角和增量信息,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完成深度内容的执行标准化。针对品牌提供增量信息,避免重复品牌卖点,不以品牌说明书形式再现,提供定制内容而非简单贴片。
UP主应提升商业化能力,为客户定制商业化内容,既要优秀品质的内容,也要考虑转化效果,这两点至关重要,优质定制内容意味着优质品牌内容。
优质品牌内容难得但仍值得追求,拥有优质品牌内容后,可通过投放流量、开设发布会等方式提高价值。
一个广告客户的预算,通常可以分成品牌、市场、公关等几大块。其中品牌是构建起整个品牌形象,通常不需要对效果负责任。市场预算投放则需要计算进入店铺的顾客数量、转化率,是直接和销量挂钩的营销费用。公关预算通常最小,是用来“讲道理”的,例如用于企业整体形象的传播沟通,还有老板个人的形象传播等。
这两年我们正真看到的一个趋势是,这几块预算当中,要和销量挂钩的市场预算逐渐增多,市场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不和销量挂钩的品牌预算却呈减少趋势,这是不容忽视的现象。
尽管趋势如此,但仍需有强势的、能够定义事物的实体来承担这一角色,若能够成功地承担这一个角色并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体量就会增大。这是因为中国拥有十几亿人口,国民级的平台只有微信和抖音,如果B站等以亿级为代表的日活跃用户数若能够成功地承担起这样的角色,这并不代表所有平台都要成为国民级的应用,也并非所有人都要将所有的广告预算,无论是品牌投放、流量还是公关都投入到国民级应用平台上。
在当前的时间点,并不是所有的品牌和所有的推广方式都适合B站的形态,也没有必要去追求绝对意义上的大而全。对中国这种制造业供应丰富的国家来说,去品牌化会成为一种趋势,未来顶级奢侈品会有品牌,而剩下的都是功能性、无品牌的白牌商品?这个趋势有可能出现吗?
关于白牌业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新品牌,真正希望在B站平台上首发,或把B站作为首个教育用户的平台;另一种是短期追求利润的企业。
有些品牌选择在B站上从零开始建立,我们始终相信这一些品牌已认识到B站用户的价值。因此,他们做好了长期在该平台上开展教育工作的准备。
我们为众多客户在 B 站上进行官方账号的运营,今麦郎的品牌表现出色,推出的凉白开深受消费者喜爱,今麦郎意识到, B 站平台与其目标用户高度契合,因此大力投入官方账号运营,成为少数愿意在 B 站上投入大量预算的快消品牌,这种品牌具有远见,愿意在平台上深耕细作,逐步建立粉丝群体;还有一类客户,对于 B 站对其品牌未来的价值有清晰地认识,至少在两年内,会继续加大投入。
客户在B站上教育消费者,即便在B站本身不看好母婴市场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协助客户开拓这一领域,因为我们大家都认为,平台上存在一部分年轻的母婴消费者,他们已进入婚育阶段,事实上,这一策略取得了良好效果,之前运营的客户成功上榜,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大家对此内容并不排斥。
耐克、阿迪达斯等知名品牌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流量获取成本较低;第二,商家给予的待遇条件更优;第三,复购率较高;第四,毛利率高,以支持产品研究开发和投放费用。
而许多白牌公司的毛利仅有百分之十几,难以长久发展,也无法支撑优秀的产品研究开发团队和研发。
B站在品牌建设方面具有不可复制的价值,如今电视观众的数量慢慢地减少,短视频平台无法清晰地传达信息,有人说B站是唯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好奇心可视化的平台,即针对人们对某个事物的好奇心,B站能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
在所有平台中,B站的PUGC(用户生成专业内容)能力最为强大,大家普遍渴望获取UGC内容,因为UGC内容更具自然真实性,“不要自己说自己好,而是在网上找到说你好的用户,并将他们的声音放大百倍。”B站的这些用户具备创作能力,同时并非隶属于特定机构,这一点恰恰是B站的价值所在。
两个案例颇具代表性,一位UP主用酱油在地板上绘制了一幅清明上河图,随后使用追觅扫地机器人清扫,这种内容给人一种高楼大厦积木瞬间倒塌的视觉上的冲击感,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正是这一个视频,成功带动了八千台扫地机器人的销售。
第二个案例是高端奢侈品手表,一位UP主将手表的数百个零件逐一拆解,并利用显微镜将之放大,这使得高端手表的制作流程与工艺得以直观展现,几百个零件组装于小巧的壳内,形成一种令人赞叹的机械结构,既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也为商业化内容创造了价值。
庄明浩工作过的经纬创投一向热衷于投资社区类项目,如何定义社区这个词汇,什么样的平台才能称之为社区呢?
社区和社交不一样,社区以人为基础,内容为载体,而社交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过去十几年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出现了许多垂直领域的社区和社交公司,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以人群或兴趣爱好为划分方式的。
大型跨区平台的出现引发了商业模式的变化,尽管仍有小型垂直社区产品涌现,但发展的新趋势已逐渐明朗,选择垂直领域,需担忧天花板问题;选择跨区平台,则需考虑扩大规模,随后便是商业化的必然趋势,这一过程如同宿命般不可避免,除非出现新的设备,比如从PC到移动端的重大变革,否则这一宿命将继续束缚在社区发展之中。
要将这种转变提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标签,还需要仔细考虑其他因素,首先要明确不是所有平台都要做成全民级别;其次要具备足够的能力和资格去实现这一目标,在当前阶段,1亿日活是重要的门槛,能够影响平台的发展。
B 站仍具备谈论商业化和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的资格,是因为 B 站 具有巨大的变现潜力,对其他公司来说,谈论这些话题或许已不再现实,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够身处当下江湖之位实属不易, B 站的高管用了恰当的比喻:短视频犹如零食,而长视频则是主食,二者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并行不悖。
这个社会充满挑战,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各不相同,短视频和碎片化内容如同花生瓜子,以消磨时光;而深度内容,如图书、中长视频、电影等,是节约时机,体验更精彩人生,伟大的艺术家自信地给予观众一段宝贵的生命时光,这才是深度内容的价值所在, 这 是各取所需,并无优劣之分 。
有人给B站用户贴上高学历、高素质的标签,被称为“985”“211”的毕业生,我认为这只是中性词,代表着高知人群,B站的商业模式和社区氛围与知乎等平台有很大不同,用户群体也有所差异。
娱乐、恋爱和学习是年轻人的三大核心刚需,学习对年轻人而言并非负担,而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过程,B站知识区的爆发和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正是满足了这一波人群的需求,在百大UP主中,就有三位老师,分别教授语文、数学和高数等课程,B站在某一些程度上成为满足这种需求的平台。
产品的形态、社区氛围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这使得它们在本质上有所区别,B站的商业模式和收入来源仍在摸索之中,今天为其下定论或许还为时过早,我不认为我们大家可以就此得出悲观的结论。
品牌投放中企业同样也会面临如何明智的选择目标用户的问题,企业希望用户能一致认同产品的价值,毫不犹豫地购买。然而不同平台用户的消费氛围和行为模式存在差异。
相较于其他平台,B站用户的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内容必须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才能说服消费,所以深度内容在B站具有较高的价值,创作者需具备真知灼见,在提供高价值的信息的同时具备完整的论证逻辑和独特的视角。
在B站,这样的深度内容即便存在争议,也能获得用户的认可,莱芬创始人通过讲逻辑、摆事实,传达科技价值,成功实现销售,只要遵循深度内容的创作标准,品牌投放将更具成效。
所谓的高知,即不容易被说服、主张理性消费的人群是消费市场成熟的标志,在二十年之后,大部分年轻人都将成为这类高知人群,在这样的市场中,所有人都能够理性消费,不冲动消费,商家不欺诈,买卖双方皆以真诚相待。
互联网舆论并非说服,而是召唤同类,过于专业的内容只会吸引同行,而非真实消费者,高质量人群一旦被吸引,便会忠诚于品牌,反之,底层用户容易被低价诱惑,忠诚度较低。
我国许多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高居榜首,但之后发现消费者忠诚度极低,购买手机并非因为对品牌情有独钟,而是因为价格上的优势,高知人群则不同,一旦认同某品牌的产品,便会长期忠实于该品牌。
以男性用户为例,尽管难以争取,但是具有极高的忠诚度,男装退货率仅为5%,而女装电商的退货率则高达50%,男装服饰的忠实消费者如果在平台购买商品,可能未来五年会持续在此消费,所选购的款式从始至终保持一致,每当新品上架,便会购买相同的商品,只要成功吸引此类消费者,无需担心流失。
当前广告主格外的重视数据闭环,比如汽车客户关注广告投放后的销售业绩,期望B站能在数据闭环方面做得更好,他们认同B站的价值,并愿意在平台上投入预算,进行深度传播和内容营销,但是目前无法获取线索成本等关键数据,仅能查看曝光和讨论等传播数据。
在这个基础上需要兼顾商业化,量力而行,并非一定要将所有事物做到极致,否则B站可能会失去其独特性,在某一些程度上,我希望高速B站的小伙伴们们,包括营销、推广、市场、技术、产品等团队,B站在过去几年承担了本不应由其承担的压力,例如商业化变现,大家对B站的关注程度远超其市值应有的关注程度。
核心管理层如睿总、李总等内心非常渴望验证自己能够妥善处理好这样一些问题,然而管理并非只有一种标准答案,关键要找到符合自己的方式,市值从五百亿跌至七八十亿,但这并无大碍,因为仍在增长,商业化也在推进。
不要试图一口气吃成胖子,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对创作者、创新者、客户和广告客户的服务,努力前进。
“用酱油画清明上河图”虽然是广告,同样受到了广泛关注,本质上是广告,同时也是优质内容,这类优秀品牌内容的创作逻辑究竟是什么?是否存在一些内在的逻辑或方法论?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梳理,以便为其他UP主提供创作优质品牌内容的指导。
从优秀案例到方法论,再到更多案例的产生,最后形成一套商业模式,这个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在其他平台都有先例,都可以找到执行方法和逻辑,关键在于实践,投入资源,付诸行动,而非仅仅置身事外,空谈理论,B站需要投身于实践,探索并总结出一套对自己最合适的商业模式。
目标不仅仅是赚钱,而是要去思考如何获取更高品质、更高级的收入,B站可以举办更多培训活动,让大家相互交流,探讨如何赚钱,UP主如何盈利?广告主如何投放广告?中介代理机构如何赚钱?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需要对这些进行梳理,总结优秀案例,提炼经验,不断复制更多案例,最终构建一套商业体系和逻辑。
B站的商业化并非难以实现,重点是人的行动,某广告代理机构人士刚才在直播间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警惕B站UP主寡头化的趋势,一些大UP主垄断过多的流量和资源,合作困难,价格高昂,配合度差,导致广告主感到不满,B站应建立一套机制,让新的UP主能够更快地崭露头角,避免被少数寡头控制。
想实现商业化并保持可持续性,就必须服务好客户,同时希望B站的高管能够减轻压力,别过度追求商业化,因为许多网络站点平台正是因为急于求成,最终走了弯路。
今天几位嘉宾的发言都很精彩,直播间互动的观众提问的水准也很高,让我们对于B站的认知又有了很多新的收获,再次感谢几位嘉宾来到我们直播间,也感谢今天晚上来到直播间的数万观众,让我们祝福B站越来越好。
庄明浩,前熊猫TV副总裁,经纬中国前投资经理,互联网小厂战略+投资负责人,播客《屠龙之术》主播。
李晓,十五年内容营销广告人,资深媒体人 具有让青藤获得深受平台认可的资源变现能力曾前后在火星文化、火橙集团、古纳亚尔等广告公司任职,服务过10余家品牌客户,在传统广告、新媒体、数字营销领域有着丰富的创业经历。
杨不坏,青年作者,山东人,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大量作品,包括韩寒监制电子杂志《一个》,文学杂志《右边杂志》等,创造著名网络热词“四大名爹”,“怨妇体”。
曾航,资深媒体人,现军武科技CEO,旗下有知名账号军武次位面、星海情报局、杨叔洞察、测评界的野路子等。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并著有《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移动的帝国》《大国锁钥》等书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72岁天后再度出山,曾一人养活大半个乐坛,至今未婚,她还能创造奇迹吗?
AMD锐龙9000系列Zen 5桌面CPU遭偷跑,已有用户提前拿到R7 9700X
苹果 Vision Pro销量低迷,平价款或明年发,1.5万元买不买?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小米澎湃OS新动向:优化现有问题,发布安卓15 Beta2开发者预览版
华为Mate60之后,小米14系列和红米K70系列接力,销量剑指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