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说,竟是睁眼说瞎话吧,没看到中国游戏本行业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持续发力,在整个电脑行业陷入低谷的时候呈现火爆状态吗?
的确,随着长互联网一代、泡在游戏中的一代渐成为消费主力,在游戏玩家达到千万量级的时刻,游戏本理论上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
然而,在过去的2015年里,新兴游戏本行业迎来了增长乏力、市场饱和等问题。原因之一就在于,电脑换新的频率在逐年放缓。调查显示,超过50%的用户表示电脑换新的频率一般在三年或五年以上,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市场必然会在快速地增长之后迎来饱和期,而对于每一年都需要业绩增长的企业们来说,“饱和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寒冬。
此外,游戏本质量问题、同质化竞争、不懂客户的真实需求等顽疾以及VR等新的可替代产品技术的日渐成熟,也屡屡影响着消费者尤其是喜欢尝鲜的年轻人不会轻易选择对自己的爱机进行更新换代。他们更喜欢新鲜的东西。
游戏本行业其实与其他电子科技类产品行业有着相似的特点,在经历迅速成长之后会进入一个成熟期,其表现就是市场的饱和、销量的放缓。
个中原因,市场是一个客观方面,但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行业本身。归结到游戏本行业,上文提到的质量上的问题、同质化竞争、不懂客户的真实需求等等是比较关键的因素。
单拿质量问题来说,硬盘损坏的现象较为普遍,虽然笔记本硬盘出问题并不能完全怪罪笔记本厂商,但并不能完全撇清责任。散热与风扇噪音问题就更普遍了。有调查显示,在使用1到3个月之后,不少品牌游戏本都一定会出现散热效率降低与风扇噪音过大的问题。
而在超极本、2合1电脑出现之前,笔记本行业陷入同质化窘境。如今,高性价比游戏本产品也陷入同样的尴尬境地,并且很难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比如大多数高性价比游戏本都采用了公模化生产,给用户所带来了严重的“审美”疲劳。如果陷入经常使用公模而无个性化创新的怪圈的话,对于品牌而言并非好事。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品牌之间的竞争加剧,大多游戏本厂商已不再懂得用户的需求,或者说把客户的真实需求放到了一边,一味追求超高的性价比竞争和攫取市场占有率。有行业的人表示,很多品牌在利益的驱动下,已经忘记了当初创立这一些品牌时的初心。如今的高性价比游戏本也已不再是当初的味道了。
此外,通过混淆硬件概念来借游戏本的光也是时有所见,毁坏着游戏本的声誉。比如配置一块GTX 950M或GT 940M独显就敢称自己是专业游戏本的,但凡了解硬件性能的朋友们都会呵呵了吧。
有报道认为,从2015年起游戏本行业已确定进入洗牌期,市场饱和所带来的结果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惨遭淘汰。从这个方面来将,一些不思进取的游戏本厂商已经行将就木,或者正在自掘坟墓。游戏本行业如果不正本清源,未来肯定不容乐观。
游戏本行业想要再攀高峰,必然要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而获得突破也必须以使用户得到满足需求为前提。
苹果手机之所以经历多年发展日久不衰,就在由不断通过硬件、软件方面的累积创新和满足、激发客户的真实需求带动的。游戏本靠常规硬件升级已经无法适应行业的发展。
有报道称,游戏本行业已经到了以满足用户体验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和背水一战的时刻。对此笔者高度认可,主打用户体验的游戏本会更容易获取市场,并成为引领行业的龙头。
当然,游戏本行业虽然目前显得有点危机重重,但并不代表没有亮点。比如戴尔、联想、机械革命、雷蛇等厂商已然在客户的真实需求上做出了努力和探索。
最早尝试把机械键盘内置到游戏本的当属戴尔旗下的Alienware(外星人)。外星人成名已久,配置强劲而且性能好,但因为价格高,让不少人都叹为土豪使用笔记本。虽然它也做到了将机械键盘内置在游戏本上,但一是太厚,二是重量上也表现得不是特别好,因此在业内并没有掀起巨大的影响。MSI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最近,雷蛇、联想、机械革命看到短轴机械键盘的优势,将其放入游戏本中既能有机械键盘手感又不增加过多重量,赢得了一部分玩家的欢迎。目前,雷蛇的售价在3.5万左右,联想游戏本售价也在2万以上,机械革命的价格则相当主流,在6000元到1.2万之间。
数据显示,搭载机械键盘的厂商正越来越多。有分析认为,机械键盘游戏本作为游戏本当前的创新的一个发力点,随着价格的到位,有望得到大规模普及,今后还可能普遍支持更换键帽。用户可以定制化自己的游戏本,这就代表着玩法更多了。
还有行业人士指出,机械键盘是游戏本创新的第一条必经之路,但不是唯一的,游戏本厂商今后还有很多的创新需要进行,但主要出发点还是以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为中心,比如纤薄型游戏本主打便携体验,与VR/AR技术相结合的产品主打视觉体验,私模化主打个性体验等等,围绕体验、需求不停地改进革新都不会错。
无论怎样,累积创新是游戏本取得长久发展必须迈过的一个坎。只有那些用心调研客户的真实需求,提供极致游戏体验的厂商才能顺利过关。机械键盘游戏本迈出了第一步,轻启了一扇门,然而这扇门的背后还需要更加多的厂商去探索、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