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韩国总统尹锡悦紧急发布,动员军警封锁国会、试图逮捕朝野主要人物。
而后因涉嫌主导内乱、滥用职权等罪被法院逮捕,并在19日凌晨裁定羁押尹锡悦。
目前,尹锡悦已经移送首尔看守所,依照关押流程,警方对他进行了身体检查、拍摄入监照、穿上囚服,送进了不到10平方米的独居房。
而在韩国总统的阴霾之外,韩国的护国神山——三星,也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即便是一流跨国企业,也会走向崩溃。三星的未来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已无时间犹豫,必须重新来”。
然而,这几大三星的优势领域,正在被中国的企业所替代和超越,在全球的市占率越来越小。
美国调查公司IDC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三星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266亿部,同比减少13.6%。
到了2024年,三星开启降价策略,市场占有率同比增长1%,又勉强超越了苹果。
但,同时期小米市场占有率却来到了14%,同比增长12%,vivo的市场占有率也占到了8%,同比增长9%。
三星智能手机的出货情况低迷,也导致供应零部件的半导体及显示器等其他部门的销售下降。
市场研究机构Trend Force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世界芯片代工市场中,中芯国际以5.7%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逐步缩小与三星电子(11.5%)的差距。
2018年,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以及美国美光的DRAM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3.6%、29.9%、21.6%,共计95.5%。
其代表,就是刚刚被美国纳入新一轮制裁名单的长鑫存储、长江存储、中芯国际。
2019年,长鑫存储上架了大量DRAM技术专利,推出了国产存储芯片,一跃成为DRAM存储芯片的新秀。
预计2025年底,所有国产厂商存储芯片总市场占有率将从2024年的5%提升至10%。
据统计,去年一年三星仅半导体部门就出现750亿人民币的营业亏损,公司整体只能艰难实现约418亿人民币的营业盈利。
2010年前后,韩国液晶面板的出口额仅次于半导体,三星和LG Display曾是世界2强。
不过从2010年代中期开始,京东方科技集团(BOE)和华星光电(CSOT)等中国企业,就开始自主研发新一代的液晶面板。
面对三星主导的OLED领域,TCL和海信等国产厂商发力Mini LED技术,在色彩、亮度等关键指标上完爆OLED,成本还更低,并且完全解决了OLED的烧屏问题。
这两年,韩国政府将半导体、电池、OLED显示屏、造船和钢铁等韩国具有竞争力的12个产业领域指定为“国家核心技术”。
但这种技术封锁的方式,并没有阻碍到中国企业的科学技术进步,相反也正是近几年,中国的科技在美国的封锁之下,迎来了大爆发。
机器人领域的“宇树科技”,游戏领域的“游戏科学”,大模型领域的“DeepSeek-V3”……
作为“下一个支柱”,三星前任总裁李健熙曾提出过集中精力,拿下生物医药、太阳能电池、车载电池、发光二极管(LED)和医疗器械等五个领域。
医疗器械领域虽然收购了韩国超声波诊断设备制造商Medison,但依然面临困境。
三星接班人李在镕也在2018年将5G通信基站、人工智能(AI)和车载部件作为新的“未来增长业务”。
这曾是韩国以及日本的支柱产业,全球3大造船厂都在韩国,绝对是推动韩国经济的力量。
根据克拉克森2024年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船厂共承接新船订单2412艘,其中:
中国获得订单4645万CGT(1711艘),同比增加58%,市场占有率达70%。
韩国获得订单1098万CGT(250艘),同比增加9%,市场占有率跌至17%。
日本、欧洲等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订单量合计为838万CGT(451艘),占比13%。
中国不仅在散装货轮生产中通过大规模制造提升技术竞争力,还在油轮、集装箱船领域全面超越韩国。
《华尔街日报》引述韩国贸易部数据显示, 三大巨头现代重工、韩国大宇造船及三星重工,都要按照银行牵头的重组计划出售非核心资产及裁员。